第三十六章 收官(第2页)
就在李知性攻下京师之时,殷正心派人把辽王之子秘密送回了辽东老家朝阳府,随即在一众同族叔伯兄弟的拥护下,正式继承辽王之位。
这便是釜底抽薪。
姐夫和小舅子,一个占据关内,一个占据关外,互相对峙。
辽东分裂了。
秦凌阁想要取而代之的谋划也彻底破产了。
如此一来,天下局势又发生了改变。
辽东势力分为两部分,总得来说还是李知性更为势大。
因为辽王入京之后,不仅渗透朝堂,而且在镇压白莲教起义的过程中,也在江南等地安插了大量的人手。可以说江南各州在名义上已经被辽王掌握,在这个过程中,李知性辅佐辽王,算是二号人物,所以辽王死后,这部分战果顺理成章地由李知性继承,他也镇得住。
李知性镇不住的就是秦家的宗族势力,这部分势力主要集中在关外。
不过还有一个问题,辽王刚刚平定了白莲教,江南各州只是初步掌握,还未消化,他的属下又多是北人,必然是根基不稳,此时辽王一死,辽东内部为了夺权开始内讧,江南这边立时就是暗流涌动。
都说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可偏偏有一个名叫陈先之的落魄秀才,趁机在江南起事,初时不过两千余人,对上官军两万余人,竟是一鼓作气破之,顺势收编败军残将,又连下十一城,逐渐成了气候。
偏偏江北这边的李知性、新辽王、太平教正上演三足鼎立的戏码,无暇他顾,其中李知性最为势大,太平教与新辽王又暗中联手,共同抗衡李知性。
在三家看来,无论是谁胜出,都能携大势南下,一举平定天下。
这倒是给了陈先之机会,他一路攻城掠地,将官军赶出了江南,并且得到了江南大户士绅们的支持。
这也不奇怪,在江南士绅们看来,北边的三个都不怎么样。
殷正心就不必说了,虽然是江南吴州出身,早年间在士林也颇有声名,但随着他开始走底层路线,那就是自绝于士林,读书人怎么能跟泥腿子混在一起呢?这种来自读书人的歧视是很要命的。当然,关键在于殷正心的政策从根本上动摇了士绅们的利益,他在江北打击大户的手段让江南士绅们兔死狐悲,这是绝不能容许的。
至于李知性和新辽王,则都是他们眼中的“辽东蛮子”,在过去的数百年,一直都是武人的代表。
文官对于武将的忌惮几乎是刻在骨子里,正所谓秀才遇上兵,有理说不清,文人们也最怕武人得势。
反倒是陈先之,因为是秀才出身,所以很懂得礼贤下士那一套,本就是江南士林的候补人员,他也无意走底层路线,还是过去的老想法,自然十分符合江南士绅的胃口,故而大户们都愿意支持他。
有了江南士绅的支持,陈先之既不缺人才,也不缺钱财,他就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兵事上。
事实上,陈先之能够出头,全凭用兵打仗的本事。不得不说,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才具,可以无师自通。
转眼间,又是三年。
北方还未分出胜负,南方基本一统。
虽然新辽王兵败,大部分秦氏宗族投降李知性,新辽王率领残兵败将归附殷正心,但李知性和殷正心几次交手,仍旧未能分出胜负。
反而是陈先之得到了云锦山大真人府和全真道的支持,大儒们也纷纷出山相助。
此时陈先之的气运虽然还不如当年的老辽王,但也相去不远。